首頁 > 高校微課慕課
2019年10月31日,《教育部關于一流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》(教高〔2019〕8號),對一流課程("金課")的建設內容和要求做了明確的闡述。2019年11月21日《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9年線下、線上線下混合式、社會實踐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工作的通知》(教高〔2019〕44號)對三類"金課"的認定做了具體的規范,金課申報工作正式啟動。
教育部大力倡導基于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應用的優質課程申報,并要求課程內容與時俱進,教學資源豐富多樣,教學形式體現"兩性一度",即高階性、創新性、挑戰度。
以教學資源的共享、共建、在線學習為基礎,充分重視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,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,積極推進慕課建設與應用,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,抓好虛擬仿真實驗實訓項目。打造一個集資源輔教,課程教學、學生學習、教學互動于一體,并覆蓋多終端的數字化網絡教學平臺,為中高職,本科院校的專業信息化課程教學建設提供完整有效的解決方案。

高標準建設五大"金課"包括線下"金課"、線上"金課"、線上線下混合式"金課"、虛擬仿真"金課"和社會實踐"金課"。利用資源庫靈活組織教學內容、輔助教學實施,實現教學目標資源庫定位于"能學、輔教"。

"能學"指有學習意愿并具備基本學習條件的學生、教師和社會學習者,均可以通過登錄資源庫,自主選擇進行系統化、個性化的學習,實現學習目標。"輔教"指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教授對象和教學要求,利用資源庫靈活組織教學內容、輔助教學實施,實現教學目標。


混合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和教學方式的革命,充分應用線上"金課"結合線下教學活動開展,提供完善的數據統計分析支持,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混合式課程教改。

針對課程的教學設計,從課程內容設計、說課視頻制作要求、教學活動設計、教學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分析指導,幫助教師打磨出優秀的教學設計。


資源庫建設以用戶需求為導向、結合專業特點和信息化特征,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,統籌資源建設、平臺設計以及共建共享機制的構建,形成整體系統的頂層設計。

內容包括文本類素材、圖形(圖像)類素材、音頻類素材、視頻類素材、動畫類素材和虛擬仿真類素材等。


能力大賽為推動信息化教學應用常態化,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,多措并舉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

全面提高專業教師教學能力、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,舉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。
